、知识工作自动化、工业网络安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这九大支柱中会产生无数的商机和上市公司。

  工业物联网是工业4.0的核心基础,有无处不在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进行互联以后就形成了大量的数据,然后回到数字中枢,进行数据的清洗、整理、挖掘,数据再增值。过去的大数据在服务业企业运用比较多,工业企业很多数据是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现在一个新的市场正在形成,就是通过工业物联网来形成的大量数据,来进行重新产生价值,所以第一个技术领域是工业物联网。

  在云计算里面分为公有云和私有云。过去的中国,包括全球一些大企业都希望建立自己的云计算平台,所以说在中国形成这样的趋势,中国电信、中国银行希望自己来建立云计算平台,中小型企业用公有云。

  过去三年,美国的花旗银行慢慢把自己上千人的IT队伍给裁掉,把自己的公有云转成亚马逊和或者IBM私有云。在中国,这个技术趋势也在呈现,未来云计算是一个互联网里面的基础设施,是水电煤,是高速公路,一个企业没有必要养几千人IT队伍,而且在安全防卫上也不能达到企业级的安全防卫。所以交给专业的云服务的基础设施供应商来服务,是最好的选择。

  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供应商,在美国,亚马逊拿了很多美国国防部的订单,超过了IBM。中国阿里巴巴提供云计算服务,也是非常出色。所以在云计算领域,看全球趋势,大家都是通过把自己数据存储到云端来进行运算,所以说基于大数据的云计算,也是工业4.0最核心的ID技术。而这些技术最强的地方,在硅谷。

  通过以上这些案例可以看到,工业4.0虽然发源于德国,但和美国硅谷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硅谷的大数据、云计算,包括未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这些技术,也对工业和互联网结合有着巨大的影响。

  马云讲过,未来所有的企业都会变成数据企业,未来是一个从IT到DT转变的时代,即数据科技。工业大数据在整个工业4.0里面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技术领域,现在的硅谷,包括德国很多新的工业大数据公司,提供工业数据的分析、采集,还有数据采集器。这些工业数据会在云端保存,通过工业数据的分析,可以重新来分析机器的运行以及效率提升。

  四年前,我遇到美国辛辛那提州立大学的一个教授李杰,他在给海尔做顾问服务,研究智慧的设备管理。今天的机器很多是来自于事后的保养和维护,而他们研究智慧的机器,是在研究这个机器的参数、性能,例如它在什么时间会坏掉?在什么时间可能会发生故障?

  美国波音公司赞助了他的研究,因为波音公司希望通过智能的设备管理,来知道这架飞机运行多久可能会发生故障,可能会从空中掉下来。所以说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智慧的数据来进行分析,一个机器什么时候有可能会发生故障,这就是大数据在这个机器运行当中的一个应用。

  中国有8000万制造业从业工人,日本有1100万。日本软件银行总裁孙正义在2013年向日本政府提出建议,希望到2040年,日本能够增加到五千万工业机器人,让这些工业机器人在车间进行工作,加上1100万的从业人员,大概有6000万的可使用劳动力。他认为这样做,日本制造业可以重新成为全球制造第一强国。

  大概两周之前,阿里巴巴的马云和的富士康郭台铭共同投资了日本一家做服务机器人的公司。国家主席习在2月份曾经在一个文件上批示,机器人非常重要,中国3、4月份产生了170多家机器人公司。在未来,工业机器人在工厂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非常大。东莞、浙江等部分省市已经提出:机器换人,政府给予奖励。

  工业机器人在全球有三大公司,第一个是德国的库卡公司,第二是瑞典ABB公司,第三是日本发那科公司。现在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最好的公司是中科院沈阳所下属的公司——新松机器人公司,已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用将近700亿以上的市值。

  所以工业4.0领域,会有很多非常出色的上市公司。以后可以投资这种跟工业4.0相关的硬件、软件公司,这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工业4.0为大家展开的未来十年,是数十万亿智能制造转型市场,有国家政策支持,也有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必要性,这一块是刚刚开始挖掘的金矿。

  3D打印是制造史上最大的技术突破。3D打印在美国、德国有很多新的技术突破,可以看到3D打印的衣服、汽车、甚至心脏支架。

  过去的3D打印有缺点,第一打印速度太慢,第二是逼真性离实际物品还有距离。但是现在技术进步非常快,现在从3D打印到快速3D打印,再到4D打印。在 3D打印这一块,整个技术上会有非常巨大的突破,今年1月份我参加CES的电子展,看到很多技术突破,3D打印的快速应用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3D打印的快速发展和现在整个中国推的“创客”的背后有一致的逻辑性,给无数个人制造者提供了一种可能,所以说无数一个人、两个人的工厂会产生。未来是自由工作者的联合,对组织机构,对大公司的组织挑战都将是一个新的问题,但这已经是被确定了的趋势。

  在过去,我们讲究生产流程的标准化、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其实,未来社会是一个知识工作者联合作战的时代,知识工作者的工作会变得更加自动化,这是一个数万亿的新的市场。工业时代的管理模式、大师、理论在互联网时代大部分都将不复存在,针对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尚未形成。知识工作者的形态、标准还未形成。

  过去工业3.0时代所形成的工业生产流程、价值链会被摧毁,新的管理模式、价值链还没有形成,借用李善友的话:未来是不确定的,现在只是用不确定去确定未来的不确定。

  通过共享经济可以看到,罗振宇也讲过,组织雇佣的界线正在模糊,很多人成为自由工作者,不再被雇佣于一家公司,会因为某个项目而集合,项目结束就分开,这可能是未来整个企业变革的一个重大方向。

  在过去可以看到,服务业的网络安全里,现在有企业级的网络安全,有一定的防范和安全指数。但是在工业里,过去的数据是基于PC和PC的互联,那么未来机器和机器互联,第一个存在接口兼容问题。第二这些数据保存在云端,数据之间的安全防范性变成至关重要的选择。所以工业网络安全是工业4.0技术里面一个非常重要,也是近些年来中国增长最快的一类服务公司。

  目前在美国硅谷,很多企业包括波音飞机一直在做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怎样把虚拟的场景放在研发当中、放在新生产之前的测试中。过去我们是用图纸把产品生产出来,然后再不断的进行迭代和改善。未来通过虚拟现实,整个产品在生产前在电脑前就经过几千万次的改善,整个生产的效率将会急剧提高。

  美国硅谷有一个未来学家预测,2045年机器的智能将超过人工的智能。所以把2045年定位为奇点,硅谷产生了奇点大学。2045是独特的年份,如果机器智能超过人工智能,就意味着机器的智能化反过来推倒人的机器化。当机器智能超过人的智能,整个社会的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产关系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百度现在把未来战略压在两个点上:一个是建立人和信息的连接,另一个是人工智能。安徽的科大讯飞把整个业务范围也压在人工智能上。人工智能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硅谷、加拿大,很多人工智能的公司在陆续产生,过去是人来操作机器,机器智能化之后,机器可以主导、指挥生产,人工智能将对世界产生巨大改变。

  在未来的工业4.0时代,软件重要还是硬件重要,这个答案非常简单:软件决定一切,软件定义机器。所有的工厂都是软件企业,都是数据企业,所有工业软件在工业4.0时代,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说软件定义一切。

  这一轮的工业是由科技所导致的,在我国的“互联网+”里,工业4.0是“互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互联网+制造”就是德国版的工业4.0,也就是中国制造2025。

  工业时代4.0这条路刚刚开始,但给了我们大概的方向,未来企业会变成数据的企业、创新的企业、集成的企业、不断快速变化的企业。对于整个制造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颠覆,称之为工业,是毫不为过的。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侵权投诉

  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相结合的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这种转变下,

  点火装置的零部件。凭借该产品,博世在19世纪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6年,得益于博世全新物联网网关软件的

  博览会上,第二年10月上旬,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巨头博世公司向德国联邦政府提出了一套完整的“

  发展描述,往往出现在政客和企业家对德国未来商业的展望演讲中。即便这个术语往往因为内涵过于宏大而缺乏明确的定义和阐述,但是不难看到德国的

  专家在承诺的响应时间内提供服务,并允许客户通过 KeysightCare 门户网站和知识中心 24x7 全天候访问专业

  的推动下,制造业的生产力和利润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JosMartin(数学计算软件开发商MathWorks高级工程经理)指出2020年预计将呈现七

  互联网”,我国叫“中国制造2025”,这三者本质内容是一致的,都指向一个核心,就是智能制造。

  与智慧工厂的落地,就将直接为半导体、元器件、传感器、控制板卡、电源、嵌入式系统等带来巨大的市场

  演变,这其中牵扯到了数字、物理和生物等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影响几乎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趋势的术语。这两个术语经常被使用,没有明确的区分,有时甚至是互换的,它们代表着整个制造业正在进行的新的。

  从内核选择来看,英特尔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了多种Linux内核选择,完全能满足其需求。每隔几个月,我们还会将其升级为最新的稳定版内核并且提供相应

  是最热门的职业选择之一。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商学院(MIP Politecnico di Milano)MBA学生Johana Ossma有幸获得到惠而浦(Whirlpool)

  ,被定义为制造业的电子计算机化,包括更高层次的互联性、更智能的设备和机器与设备之间的通信。

  产值为3,150亿台币,其中,医材产业产值达1,415亿元、规模最大,年增率约6.5%。看好此

  在现今制造业中,数码化(digitization)与连接性(connectivity)扮演著与机器人与人力一样重要的角色,尽管每天都有新的工具与系统出现,不过一些核心

  企业可望称霸33年,但2016年降为24年,2027年恐下滑为12年,这都是因为科技快速发展所致。

  的问题。业者必须从本身现况加以评估来厘清问题根本原因为何,并确认出带动业务成长的动因为何,才能让

  提供了人力无法企及的物理动能。20世纪初,电力的普及让大规模制造成为可能。1970年代,制造自动化

  ”涵盖了机器人、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增强现实、3D打印、知识系统、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多项

  互联网,我国叫中国制造2025,这三者本质内容是一致的,都指向一个核心,就是智能制造。互联网+是巨大无比的概念,互联网+里面有互联网

  )物联网、智能工厂或信息物理(生产)系统这样的术语都指代相同的东西,它们常常可以互换使用。

  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包含的内容也非常丰富,从硬件层到软件层,从单体控制设备到复杂的网络通信设备。结合目前国内的产业化现状,以

  互联网”,我国叫“中国制造2025”,这三者本质内容是一致的,都指向一个核心,就是智能制造。互联网+”是巨大无比的概念,“互联网+制造”就是

  来临之时,我国不失时机的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将给我国制造业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也给传感器行业带来

  。“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驱动力是抓智能制造,它是解决中国制造业由大国变强国的根本路径。

  是由机器、人以及产品组成的实际网络,能够实现整个制造流程的实时优化。智能制造将为从工厂车间到制造、供应商和分销商的整个价值链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

  ”的本质是产业互联网。“互联网+制造”的融合,这是一场时代的,是颠覆和自我颠覆。实际上在过去的15年当中,我本人不仅见证了自动化到互联网化,还洞察了万物互联所带来的

  检测与制造领域获得了广泛的部署。然而,对于超越传统应用以外的日常生活与其他领域,机器视觉仍然深藏着

  奖。中兴通讯是一家领先的电信公司,在最近的中国深圳中兴通讯年度供应商日上颁发了这一奖项给Altera。

  本文将分别从最具代表性的数字和模拟厂商,赛灵思(Xilinx)和美信(Maxim),挖掘智能工厂在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行业投入6.1亿元,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未来的智能电网将

  近日,Keil 宣布在ARM微开发组件v3.24中加入对东芝TMPM330FDFG微的